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展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平凉实践

http://zhongzhi.eol.cn/  来源:平凉日报  作者:  2016-07-11  字体:  

  沿着弯曲的乡村小路一直往山上走,远远就能听见鸡鸣的声音,再过一段郁郁葱葱的林子,就是王涛的林下养鸡场。

  王涛是泾川县党原乡高丰村人。这家养鸡场,是他2013年开办的。当时,从平凉农业学校毕业后,王涛便决定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养殖生态鸡。

  “经过三年的悉心经营,养鸡场如今年出栏1万只鸡苗,估计收入能超过15万元。”王涛对记者说,自己2014年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领周边农户养土鸡,把当年从职校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2015年帮助合作社的每户成员增收近万元。

  王涛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抓好职业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市教育局局长牛启寿这样认为。

  “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发展面向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6.4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10.2%,实现就业11.8万人,就业率达到72%,实施职业技能鉴定11.4万人,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

  扶贫先扶智,如今,一场以“职教扶贫”为重点的全域脱贫之战,正在六盘山东麓的平凉积极推进,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增添了底气。

  以保证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有效提升贫困群众创业致富能力

  “扶贫过程中不能只给东西,一定要教会本领,知道怎么用,也就是要授人以渔。”今年的全国两会上,85岁高龄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有着自己的扶贫理念。

  “缺技术”是许多贫困地区相对集中的致贫原因,平凉也不例外。授人以渔,技术培训是重要途径。

  6月底,从拿到车钥匙的那一刻起,刘宁海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汽车。

  刘宁海是庄浪县南湖镇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工地打工。“搬砖、抬钢筋……”刘宁海告诉记者,因为不懂技术,活没少干、汗没少流,就是挣不到钱。 2013年,刘宁海进入庄浪职中建筑班进行学习。毕业后自己在县城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因为技术全面、干活踏实仔细,生意非常好。

  “如果好好干,现在每年可以挣10多万元。”刘宁海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在我市,职业技能培训不仅面向在校学生,更面向广泛的社会群体。

  静宁县李店镇细湾村果农张志强最近正在静宁职教中心的产学联盟基地接受培训。作为村里的致富能手,张志强多年来一直发展苹果产业。

  围绕苹果产业,静宁职教中心开设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投资430万元建成占地100亩的现代苹果栽培实训基地和果品质量检测、土壤分析等10个专业实训室,年培训果农3000多名。

  针对农村“缺技术”的普遍现象,我市积极引导各职业院校大力推进各种技能培训,在市人社局成立平凉劳务输转协会,面向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堂,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让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1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有效提升贫困群众创业致富能力,是我市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根本出发点。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劳动力培训6.21万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1.66万人,各职业院校逐渐成为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推广等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和精准扶贫的综合性培训平台。

  扶持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学到技能是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杨康丽又上学了,而且学的还是她一直梦寐以求的电子计算机专业。

  杨康丽的家位于泾川县太平乡一个偏远小山村,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村,家里父母哥哥和她共四口人,全靠几亩地生活。

  前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哥哥娶上了媳妇,本是件喜事,但10多万元的彩礼钱使原本穷困的家庭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初中毕业的杨康丽曾经做好了赴西安打工的准备,但由于缺乏一技之长,能否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她心里并不是很有底。

  “现在能做的,就是学好技术,毕业后找个好工作。”7月6日,杨康丽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记者,知道她的情况后,帮扶家里的县上干部为自己联系了县职中,不仅学费书本费全免,每年还能领2000元的助学金。

  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我市制定出台《平凉市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支持计划》,对贫困家庭学生本科、高职(专科)阶段每生每学年解决8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逐步落实减免学费政策。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中职的学生,全面落实免费政策,对贫困家庭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并向中职学生每年发放2000元助学金。

  同时,按照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学生,中职到高职直通升学向贫困家庭学生倾斜。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市共有2.12万名学生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4479.6万元;共为3.62万名(人次)学生免学费资金3622.12万元。

  为带动贫困家庭脱贫,我市建立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在今年3月举办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由我市选派的中职学生选手再获佳绩,在9大类53个项目比赛中取得59个一等奖,90个二等奖,71个三等奖的成绩。

  6月24日,来到庄浪县职教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记者见到了在大赛中获得汽车空调项目一等奖的14级汽修(1)班学生张斌。

  19岁的张斌家住庄浪县韩店镇王崖村三社,是一名贫困生。此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荣誉,为他日后的就业和继续升学都提供了保障。

  “仅仅是这一届的汽修专业,今年6月就被上海大众公司签走了26名学生,且大多是贫困生。”张斌的老师、庄浪职中汽修专业带头人刘成林告诉记者。

  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我市各职业学校积极开发学科专业,加强与产业集群、集团公司、大中型企业的有效衔接,积极与市内2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向市内企业输送毕业生1000多人。

  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现稳定就业、带动家庭脱贫作为从根本上消除家庭贫困的目标,积极为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初步形成了贫困家庭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有3641名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总分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今年总分名列全省第二。有2700多人通过“三职生”高考通道,考上了本科院校,圆了上大学梦。


无标题文档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