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考改革的“杠杆”如何撬动中职教育

http://zhongzhi.eol.cn/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2016-09-27  字体: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此外,还将改革中考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将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

  中考改革是一根“双向杠杆”,不仅可以撬动义务教育发展,也会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意见的出台可谓亮点频现,比如两考合一、一考多用、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大幅减少加分项目等,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减负、公平、素质教育等教育改革核心命题。

  但是意见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其中最应该引起关注的是中职教育发展问题。意见提及的“高中阶段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意见对中职招生是这样表述的:“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很显然,这样的文件性表述只是政策的简单重复,缺少改革的技术含量,无法实现撬动中职学校招生、确保中职学校生源的“杠杆作用”。

  自上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起步始,中职招生就一直在做“鼓励和引导”工作,但是至今,怎样“鼓励和引导”仍然是争议颇多、悬而未决的难题。中职招生,早就陷入了公办中职、民办中职、普通高中“群雄混战”的局面。在不少地方,公办中职学校完全依靠政府的强制政策来获取生源,而民办中职学校则只能凭借“市场手段”,不惜血本大打招生战。也就是说,这些地方中职学校所谓的凭着教育质量、就业保障抢占市场,其实都是“捂着肚子喊不痛”。在普通高中依旧占据传统优势地位、职业教育理念依然严重滞后的大背景下,完全靠政府强制性政策保生源,显然不利于中职教育谋求自身发展。

  地方中职教育必须“断奶”,才可能激活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而“断奶”不能静等质量翻盘的那一天,只能发挥考试招生的“杠杆作用”才能尽早实现。

  其一,2014年学术类和技能类“两类双型”高考模式得到确立,作为中职教育“预科”的初中教育以及中考是否也应对此有所回应?果如此,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以达到“减负”效果,也有利于职业教育观念的下行渗透。

  其二,加快“两类双型”高考模式的落实,扩大高职学校、普通高等学院招收职高生的比例,给职高生更多的可期望值和上升空间,从而加大中职教育吸引力。

  其三,中职教育只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教育,职高生就业完全是“卖青苗”,不招企业待见,国家能否在中职高职连读上释放更多政策性红利,鼓励职高生“慢就业”,以最大限度保证人才质量,减轻用人单位岗前培训成本?

  中职教育亟需打破强制招生、生源混战、烧钱抢生源的困局,走上追求自我强大、自我发展的光明大道。为此,必须重视中考的“杠杆作用”,因为一个强有力的招考杠杆,完全可以撬动中职教育的质量发展。

  (作者范军,蒲公英特约评论员)


无标题文档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