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不忘初心,做快乐中职教师

http://zhongzhi.eol.cn/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夏海  2017-04-25  字体:  

  笔者从教31年,教学对象都是中职生。以2000年为分水岭,前后学生的整体差别非常之大:在2000年之前,能够到笔者任教的学校就读是许多初中女生的期盼和骄傲,当年笔者做过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77%的学生是出于“喜欢唱歌、跳舞之类的学习活动”,觉得“普通中学的学习太单调,想使自己艺术素质提高”的动机选择报考幼师,显然那时的学生个体选择具有明显的积极主动性;而近期笔者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显示,有53.6%的学生是在没有达到普高分数线、对幼师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听父母决定才来就读的。而且,笔者目前面对的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偏低,其中有的学习态度消极,有的学习习惯不好,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对待教师的要求常常一副“酷”模样,爱答不理。

  相信这种情况并不是笔者一个人遇到的个例,而大凡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都有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情结,因此,在中职学校任教,面对中职生的现状,要保持教育原初信念,做一个快乐的中职教师。

  首先,要克服心目中的“学生”概念与中职生实际形象的冲突对职业信念产生的消极影响。中职教师要选择认可中职生仍然是成长中的个体,不把他们当作永久的“差生”对待,也不放松对自己的业务要求。虽然多数中职生从初二时开始遭遇学业困难,但他们目前所处的年龄段(15—18岁)仍是人在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段,作为成长的个体仍然有很大进步空间,所以中职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应是尽量促使他们的学业进步,给他们创造成为人才甚至是优秀人才的机会,而不是继续证明中职生在学业上的失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只要任课教师能够把握时机实施恰当手段,在课堂学习、练习环节,以及课后作业评价和单元考核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有明显的“争先恐后”的心理和表现。

  其次,要客观评估中职生自身的优势,并顺势对他们进行引导。中职生整体来看并不是甘愿落后的,而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有上进心的,并且是相对注重与环境交往和实际操作的群体,这可以从中职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得到证实。笔者关于本校学生活动兴趣的调查表明,53.2%的学生喜欢“文艺表演”活动,66%的学生喜欢“外出参观或实习”活动,而仅有8.5%的学生喜欢“知识竞赛”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中职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还应多采用“活动法”激发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探索性。此外,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避免“一张卷子定乾坤”。由于中职生对于完成操作性作业有一定的优势,中职教师在课堂学习、练习环节,以及课后作业评价和单元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操作性的考核内容,只有这样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才会使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

  再其次,要潜心研究如何有效培养中职生,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普高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中职生个体完整解决文化课学习困难的能力普遍不够,所以中职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样倾向于互动和活动学习方式的中职生在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情绪才更易调动,才更愿意投入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需给学生报告讨论结果的充分时间,并在此过程中以全程真诚倾听的姿态对待所有的报告,甚至允许学生暂时的“歪理邪说”,继而引导全体同学进行辨明。这样的学习进程会使学生们感受到思维的碰撞、表达的自主以及有关个人进步的客观的评价,因而逐渐形成了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从而逐步消解他们以前被动的学习模式。

  总而言之,只有用热情和同情心做基础,以充满对学生进步的期待和激励学生的行为做支持,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状况才会让中职教师达到快乐的境界。

  (作者夏海,系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无标题文档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